周家村早已不是以前的周家村,人都是那样,没吃没喝的时候能团结一致,能吃饱能穿好反而闲话是非多。
周老根觉得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人心越来越散。
以前觉着人越多周家村以后越来越壮大,百年后入土也有颜面面对先祖。周老根现在感觉有时候是真的有心无力,有些人一旦心里有了自己的成算,即便这个村子做的再好他们觉得也是理所应当的。
都是半截身子要入土的人了,管不了那么多。想留的不会走,想走的留不住。
李盼山也深有体会,一个村子人多,登记各种事项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丁半点。有些人家还没有那么主动积极,你得找人去催,催个三五遍才会心不甘情不愿掏钱掏粮。
到免费领东西的时候,这群人比任何人都积极。
。。。。。。。。
挖井的事宜已经提上日程,有了沈珍珠的水井探测器,周家村连着挖了五十多口水井。现在周家村共有水井六十余口,村子里用水倒是十分方便了。
大家有心想吃水,水井挖掘进行的很快。
第七天中午,沈珍珠正在带领周老根勘测地面,周大根气喘吁吁跑来说道,“周婶子,出水了,水井出水了!”
众人一听喜上眉梢,十几口人哗哗啦啦一大群朝着一个方向跑,沈珍珠不急不慢跟在后面。
“果然出水了!”
满是污垢的水桶里面装着浑浊混着黄泥巴的水,张林浑身脏兮兮的从井口爬出来,脸上笑容满面的对众人说道,“村长,这口井算是挖成了。我刚才下去看了一下,那水深着呢,吃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说着他满是黄泥巴的脸看向沈珍珠连连致谢,“要不是淑人说在此打井我是真不敢相信自家门口就能打出一口水井来,以后吃水方便多了这样也不用去村里排队挑水吃,省时省力。淑人此举大义,老头子我佩服!”
“都说读书人造福天下,果然如此!”
沈珍珠面带微笑心说书上可没有这个,不过系统倒是有这样的书买,到时候可以买几本书送出去印刷,日后他人看见以后也可效仿。
张林活了大半辈子,从耧车到如今种种,心里对沈珍珠佩服的五体投地。
周老根更是哈哈大笑,“好好好,这口水井想吃水还得等两天,都别心急。这水井刚挖好,里面都是黄泥巴水,别到时候挑回去吃都不能吃。”
“村长,这个咱们都晓得,又不是个傻子!”
这口水井足足挖了十天之久,都说这挖井一米深见水洼,两米深见水井。
偏生这口口水足足挖了近三米深,一米的时候别说水洼了,那土是又硬又不好挖。如今这水出来张林算是放下心头忧虑了。
到了下午挖的第二口第三口水井也出水了。
除了沈珍珠每个人都是一脸欢愉,这几天沈珍珠特意留意身边的人,都是些熟面孔。心里有些犯愁,影一等人在山里还没传来半点消息。那群人离周家村不远,不知道目的为何,这对周家村来说始终是个隐患。
这两天周老根可谓是忙的脚不沾地,他特意找人划分了一下区域,哪口水井供哪些人家吃水。哪口水井归哪组管理,这样一来方便不少。
待在村子里这几天她也没闲着,趁着在村子里沈珍珠找人把周家给屋子给推倒,打算重续修葺。
这修房屋事宜沈珍珠全权交给了周大根,随后回了玉山镇。
周瑜这小子已经连着好多天说要过来,她要是再不回去沈嬷嬷只怕按不住了。周瑾早两天说有事出趟门到如今也没回来,沈珍珠给他派了几个影卫也没过问,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周瑜见她回来开心的不行,又说又笑说着这几天在外面玩耍见到的趣事。
沈嬷嬷上前行礼笑着说,“淑人回来的刚好,梨园那边来人了。”
沈珍珠喝了口茶问道,“可有说是何事?”
沈嬷嬷摇头,“并未交代,瞧着来人满脸喜色,八成是好事。”
“沈嬷嬷这么说那我可就信了。”
“娘亲,你可不信沈嬷嬷说话厉害着呢。前几日我们去逛夜市可生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沈嬷嬷一眼就看穿那人的把戏,把那小姐说的脸色煞白,可有意思了。”
周瑜这么说沈珍珠倒是来了些兴致问道,“那你说给娘听听,是何事有意思。”
周瑜点着头对沈珍珠说道,“就是一家人分不清自家的小姐是哪个,一下来了两个小姐,真假难辨。沈嬷嬷一下就看出哪个是假的。当时你可不知道,嬷嬷这么一说那假小姐一下就跪在地上,周边的人都说嬷嬷是个神人呢。”
沈珍珠转头看向沈嬷嬷,沈嬷嬷走上前说道,“说起来这事儿淑人与淑人也有几分缘分。”
沈嬷嬷这么说沈珍珠更是好奇,还跟她有关系?
“淑人可认识邹家?”
沈珍珠想了一会,在印象里并无此人。
沈嬷嬷说着说,“那淑人可听说前段时间这邹家重归故里,大肆布米的事?”
“那邹家啊,说原本就是玉山镇人,只是这玉山镇生意做不起来才去别处谋生,不知在何处了财,此次他家在周家可进了不少腊肉去别处贩卖赚了不少钱。邹大善人说是当初离开故里实属生意不行,如今回来布米回归镇子上的人,倒是赚了一波不小的声望。”
沈珍珠知道这事,当时她还听不少人说起此事对邹家人都是连连竖着大拇指,都夸邹家是大善人。
“嬷嬷一说倒是有点印象。我记着这年前倒是有姓邹的人从我这订了足足万斤腊肉。”要是平常沈珍珠倒也没有太留意,倒是这邹家人说是玉山镇人,沈珍珠就有点好奇。什么时候玉山镇出了这么一位有钱的邹家人,当时还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沈珍珠算算时间年前进的腊肉如今布米,想来是那腊肉赚了不少钱。
“看来这邹老爷是位大善人,想来这邹家人的生意想必是做的风生水起。”
“淑人说的是,自打这布米一事传开,那邹家的布庄生意好的不行。这要过年的谁不做两身新衣?府上也有丫头去邹家布庄看了的,价格公道,买的东西只多不少。”